当前位置 >>

中心新闻

祁连析风云,实践出真知——第二届全国大气科学类本科生联合实习科考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7-16   字体大小T|T

日前,由中国气象学会与兰州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气科学类本科生联合实习科考暨“气象英才?陇上共育”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大学2025年暑期研学实践活动已圆满结束。本次实习科考聚焦环青藏高原地区天气气候特点,旨在强化同学们的祁连山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大气科学类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国内高校师生交流。活动吸引了兰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内蒙古大学、青海理工大学、无锡学院共计9所高校的180余名师生参与。

实习首日,学生们走进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 ,正式开始实习科考活动。通过实地学习,同学们深入了解了 SACOL 站及国家子午工程(二期)建设情况,对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气象要素观测试验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下午,学生们前往甘肃省气象局,参观兰州中心气象台等单位,学习省级气象局的业务流程与气象服务模式,为其后续实习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在甘肃省气象局仔细聆听专家讲解

 

次日,出征仪式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国锠报告厅举行,主办和参与单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出席。领导和老师们对本次实习科考活动表达深切关心,并提出了殷切期望。随后,实习团队前往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在站内,同学们了解了该站的基本情况,深刻认识到乌鞘岭在西北地区气象观测与研究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通过实地探访,大家亲身体会到基准气候站工作的关键价值,并深入学习了艰苦台站工作人员“缺氧不缺精神”的坚守奉献品格。

 

 

出征仪式现场

 

 

同学们冒雨在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学习

 

 

实习科考团队在乌鞘岭的合影

 

在武威市,学生们参观了武威市干旱农业试验站,了解干旱半干旱区农业气象服务特色以及观测台站结构和特色设备,探究农业气象服务如何助力当地农业生产。随后,团队前往周边沙漠地区开展实地观测,了解沙漠边缘地区生态环境特征,获取基本气象要素数据。

 

 

同学们在武威农业试验站学习干旱区农业观测技术

 

 

实习团队在武威农业试验站大门前的合影

 

在张掖市,学生们先后前往了张掖市气象局和张掖国家观象台,深入了解市级气象局和国家观象台的业务流程及气象服务模式。晚上,学生们在张掖市国家观象台首次开展探空观测试验,见证了探空气球释放、观测的全过程,对基础气象业务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同学们在张掖市气象局听取专家讲解

 

 

探空试验现场

 

 

实习团队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合影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学生们在县气象局开展实习活动,了解祁连山自然资源保护情况,开展祁连山地面综合观测试验,学习地面综合观测技术,探究祁连山地区气象与生态环境,同时深入了解县级气象局基本业务。随后,学生们参观了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博物馆讲解员分别从大陆演化、西北湿地、物种多样性等方面介绍祁连山国家保护区,参观师生深刻了解了其物种之丰富与“西北水塔”的重要地位。

 

 

同学们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气象局学习地面综合观测技术

 

 

同学们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参观学习

 

 

实习团队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气象局的合影

 

在嘉峪关市,学生们参观了嘉峪关市气象局,了解其业务工作内容与服务模式。下午,学生们进行实习总结,展示学习成果与体会,主办和参与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对本次实习科考活动进行总结,并针对同学们未来工作就业提出了宝贵建议,同时兰州大学与酒泉市气象局、嘉峪关市气象局商讨并建立实习基地。次日,实习团队从嘉峪关市回到了兰州市。自此,本次实习科考圆满收官。

 

 

同学们在嘉峪关市气象局听取专家讲解

 

 

 

实习科考活动总结暨实习基地签约仪式现场

 

在本次实习科考活动中,学生们深入多个气象业务单位学习,在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进行了探测试验,在实践中提升了专业技能,深化了其对大气科学的认识。同时,活动促进了国内高校大气科学类师生的交流,为未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活动聚焦于祁连山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有效推动了大气科学教育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不仅为培养优秀气象人才注入了新活力,也让大气学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探索中求知,为大气科学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文字 | 付子涵 韩旻

图片 |贺子建 万紫悦 张轲贤 霍子昕 王昊 曾昕毅